转自米宅
作者乔妹
(资料图片)
1
是的,存款利率又降了。
几天前,广东南澳农商银行发布一则公告。
再次下调存款利率!
其中:
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较之前下降 25个基点;
其余多款存款产品利率下降 5个基点。
乌鲁木齐银行也发布公告称:
个人存款活期利率 由0.3%降到0.25%;
1天、7天通知存款利率 由1.04%、1.755%降到1%、1.65%;
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 由2.73%、3.5%、3.85%降到2.7%、3.35%、3.7%。
普遍下调3-15个基点。
此外,还有新疆银行、五大连池农商银行等等,都下调了存款利率。
就连大额存单也不例外。
现在大部分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 已经降到3%左右。
比如工商银行大额存单3年期年利率3.1%,2年期2.5%,1年期2%。
同时门槛也明显提高了,30万起存。
可怕的是,依然一单难求!
就,还挺愁人的。
定存利率纷纷跌破3%,正式迈进2%时代!
什么情况?年初不是银行的“揽储”旺季嘛?怎么把储户使劲往外推了?
殊不知,过去一年,银行存款飙升!
央行最新数据, 2022年居民存款新增17.8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要知道,居民存款在过去几年里:
2019年增加9.7万亿;
2020年增加11.3万亿;
2021年增加9.9万亿。
而2022年比上一年足足多增近8万亿!
怎么办,银行也很头疼。
毕竟银行赚的都是利息差。
低息吸收存款,高息贷款放出去。
可是近两年大家都不爱贷款了。
去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新增贷款是近10年来的新低!
存款上升,投资下降,存款再多有啥用,高息贷款放不出去呐。
银行的心,着实有点凉。。。
2
不急,看完下面这个数据,心可能会更凉。
2022年,M2再创新高,全年印钞28万亿,比2021年足足增加了9万亿!
M2就是我们常说的货币供应量,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的所有钱。
而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 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
我找了过去几年的M2数据:
可以发现,特别是2008年之后,M2增幅非常大,一般是12%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20%。
近几年才降到8%-10%。
不过,只靠M2增速来看通货膨胀也不太合适。
因为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GDP也在增长。
“钞票”在增长,“物资”也在增长。
那么,就看看是钞票增长更快,还是物资增长更快。
如果钞票增多更快,那么就是通货膨胀了。
用更简单粗暴的方式理解的话就是:
货币供应增速—GDP增速≈通货膨胀率
下图就是2001—2020年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预估。
注:数据来源于央行和国家统计局
一般来说,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都喜欢多印钱。
让钱多流向社会,鼓励人们花钱,鼓励企业贷款,来刺激经济。
但钱太多,相对于物来说不值钱了,就意味着现金会贬值。
现在的情况是,即便现金在贬值,存款利率在下降,大家依然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持有现金!
3
怎么办,有没有解决方法?
经济修复是重中之重!
随着疫情防控放宽,主要机构都预期2023年经济、股市、楼市会回暖。
最近很多城市都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下图。
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都把目标 定在5%-6%之间,高的有7%。
比如 郑州、长沙 这两个中部省会城市,增长目标都是7%。
接下来是 武汉、福州、泉州、合肥 ,增长目标都是6.5%。
什么概念?
2022年全国GDP增速预期目标是5.5%。
还有不少城市2023年的增长目标都比去年有上调!
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1%。
也就是说,GDP占比中,工业超过了三分之一的贡献。
要想实现经济复苏,工业太重要了!
前段时间,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
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为2023年实现“开门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之后更明确了: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 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 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
二十大也明确要求: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 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还有“十四五”规划:
也明确要求 保持制造业的占比分量。
意思很直白,工业强省强市们,是时候出来挑大梁了!
成都 响应号召,提出制造强市,坚定不移推动新型工业化,锚定制造强市目标。
深圳 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运行能力。
广州 也提及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强化高新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从去年开始, 武汉、青岛、合肥 等10多个重要城市,都在重提工业!
决心之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4
2022年,投资理财市场整体都不是很好。
股市、债市、理财、楼市,再加上疫情,导致大家的收入增长缓慢。
看一组数据:
近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同比增速分别是 4.7%、6.9%、5.3%。
明显比2019年疫情之前8.9%的增速低了很多。
消费信心彻底被压制,大家开始预防性存钱,确保有事发生时有钱救急。
信心、预期、购买力的修复都需要时间。
更关键的是,现在很多城市负债率飙升!
特别是 城投债 ,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平台, 涉及到地方财政。
2023年,将迎来史上最大的城投债还款高峰。
内容太敏感,就不往下延展了,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资料包里有相关内容。
总之一定要关注负债率,负债就意味着风险!
高负债率城市中, 有9省市债务率超过300%,最高甚至超过500%,资金状况很危险!
还要关注税收,毕竟地方财政主要收入途径只有两个:税收和卖地。
卖地基本拉跨,就看各个城市的税收情况了。
2023年如果经济能反弹,也许税收会好一些。 哪些城市税收还不错?哪些城市并没有多少税收增量?
另外,库存也很重要,是判断城市房价是否会有起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只有库存消化到一定程度,房价才可能有明显的变化。
超高库存城市中, 有15个去化周期超过3年,最高的甚至超过10年,也就是说10年住宅0供应都卖不完! 所以现在千万别买,一定会高位站岗!
根据小米官方消息,今晚20:00将正式开启618预售活动,小米12系列当家旗舰也将迎来500元特惠,起售价只要3199元起。作为骁龙8第一梯队旗舰
今日,数码博主@闲聊数码站 曝光了真我平板X的渲染图,据了解,这款新品将是realme在国内发布的首款平板。该博主曝光了真我平板X的三款配
近日,国外社交媒体的数码博主@ld_vova曝光了一组iPhone14Pro紫色渲染图。可以看出曝光图中手机的颜色相比较之前曝光的紫色iPhone14会更加
5月18日晚,小米发布了2022年Q1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ASP均价同比增长14 1%,达到人民币1189元,对于小米手机越来越贵的情况,总裁王翔在
今天,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为新品Redmi Note 11T系列预热。卢伟冰称,Redmi Note 11T系列采用LCD旗舰直屏,Redm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陈静 黄波)上海疫情防控稳中向好,不少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中。记者16日获悉,5月份,
中新网成都5月16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16日从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获悉,黄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前在收集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时,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本轮疫情实现全域动态清零 推进“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 中新网南昌5月16日电 (记者 吴鹏泉)在16日举行的江西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2021-2022公益未来·花旗青年发展项目总决赛”近日在线上举行。总决赛以“青年未来就业力”为主题,聚焦青年群
中新网重庆5月16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6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破获一起暴力虚开发票案,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0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