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2日晚,金融圈老领导询问硅谷银行(SVB)事件后续发展路径。我写了一份备忘录,预测美国监管当局会于美国时间周一之前宣布100%保底SVB存户的存款。今天一早醒来,获知美国联邦政府决定:硅谷银行所有储户,周一将可提取100%存款。
【资料图】
现基于昨晚备忘录,解读美国监管当局举措背后的逻辑,并对后续一些问题分享我的看法。
1. 成立40年的优秀银行SVB何以一夜之间陷入困境?
直接的原因是存户挤兑。所有商业银行都有期限错配的问题,挤兑的风险永远存在。因此所有商业银行都需要控制挤兑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出问题。不妨反思:SVB应如何更好地控制挤兑风险?
回顾事件背景如下:2020-2021年美联储量化宽松,科创公司融资高潮,导致大笔存款流入SVB,银行资产从700亿美元增至2100亿美元。对SVB而言,存户种类虽然同质化,但基于存款来源集中度过高的理由拒收这些存款违背银行的商业本性,是不可能的。
存款多本身不是问题,但SVB对于流动性管理,的确有所疏失。这些存款来自于同质性极强的科创公司,波动性较大,对此SVB是明白的。于是,SVB将相当大比例的资金购买了债券类资产,这也没错。(当时存款增加太快,没有更多、更好的贷款项目也是集中购买债券的另一个原因。)
选择资产时SVB应有的风险考量包括三方面: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其实际购买的债券包括国债、高等级MBS等,风险特征如下:流动性风险非常低,违约风险非常低,利率风险较高。可见在三个风险维度上,SVB顾及了前两个,而利率风险没有管理好。
SVB管理层为什么没有对冲利率风险?他们本可以选择利率期货或者利率掉期进行对冲,这些是商业银行的常规操作,美国市场上相关产品非常完善。显然SVB或者没有做,或者做得不到位。推测其没有做好利率风险对冲的可能原因如下:
1)低估了科创公司融资形势的恶化程度,从而低估了存款流失的速度。
2)低估了美联储加息的持续时间,认为科创公司融资环境会在较短时间改善。
3)对于存户心理的脆弱性估计不足,未料到股权融资失利的消息会引发存户恐慌。
4)从而认为大多数债券可以持有到期,不必中途变现。(债券若不变现,升息仅导致浮亏,降息后账面损失消失。)
5)鉴于上述认知,不愿意为利率对冲付出太多的成本。
2. 美国政府是否超越25万美元的上限,为100%存款兜底?
此刻这个问题的答案已见分晓。如下分析是我昨晚提供的背后逻辑。
FDIC迅速将SVB置于破产管理状态,是遏止SVB存户恐慌失控,防止挤兑扩散到更多银行的第一步。法律上,FDIC有责任保障每户25万美元的存款。超越其上的部分,监管当局可酌情处理。关键看点:FDIC是否会为存款100%兜底?
硅谷约30%的科创公司是SVB存户,若不兜底,这将重创美国经济活力的核心。同时,其它中小银行的存户可能会兔死狐悲,将存款搬到大银行,引发系统性危机。
若兜底,可保住实体经济中最活跃的科创企业,遏止恐慌在其它银行的存户中蔓延。另外SVB资产负债表质量尚可,未来大概率可以归还兜底的资金。但兜底也会增加银行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未来更加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得以缓解。
因此我判断美国监管当局会为存款做100%的兜底。
但FDIC的自有资金约1000亿美元,另有信用额度约1000亿美元。它不可能动用全部资金为SVB一家银行兜底100%的存款。那么问题来了,当下救助的钱从哪里来?
3. 美联储是否会为SVB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
美联储的使命中有一条:救助被挤兑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当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时,或这挤兑行为有可能蔓延为系统性风险时,它有责任出手提供流动性。
具体方法:1)通过贴现窗口为SVB直接贷款(抵押其资产);2)直接购买SVB的资产,之后卖回给它;3)以其它形式贷款给SVB。
我判断FED在周一之前(美国时间)就会拿出方案,避免恐慌的扩散。而FED等不及周一,提前给出了答案,基于贴现窗口产品特点构建了针对性的银行期限融资项目(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
4. SVB的前景:破产解体还是被收购?
FDIC迅速将SVB置于破产管理状态,为保全SVB的运营实体提供了可能性。接下来,监管当局会积极寻找收购方,而不是破产清算、变卖其资产。
收购的必要性:SVB是硅谷创新生态的重要一员,倘若破产解体,溢出损失太大。理性的办法是引入新股东,保全SVB的运营实体。
SVB的吸引力:SVB的资产负债表总体健康,且有大量优质存户和客户,具有优良的品牌价值,因此应该不乏潜在接手方。
收购所需资金:SVB的市值最高时400多亿美元,约目前63亿美元。收购所需资金不太大,且价格诱人。
当下监管当局应在积极寻找收购方。
5. SVB是个案还是冰山一角?
SVB个人存户少,绝大部分为公司,且同质性极强。大部分其它银行的存户构成与之不同。(硅谷个别银行可能还有类似情况,但就银行系统而言,这种情况不具备普遍性。)因而SVB所经历的存款流失现象,不具备代表性。
不过美联储提升利率后挤压了每个银行的资产价值,是普遍的问题。如果没有流动性问题,资产贬值问题不一定导致危机。银行业自2008年后,资本充足率较高,且有周期性压力测试。若无存款挤提,仅仅银行的利润损失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风险
6. 美联储加息政策是否是此次危机主因?是否会因此逆转?
美联储过去一年的加息,导致了SVB存户融资困难、以消耗存款为生。而这批存户集中于SVB,导致SVB流动性困境。这是SVB的特殊性。其它银行存户较为分散,存款流失不明显。
美联储提息对于银行的利润有所挤压,这是普遍性的问题,但不至于引发危机,因为美联储加息是周期性的动作,银行大多有所准备。
美联储的核心使命是稳定物价。加息的目标是将CPI降至2%。目前尚未达标,加息肯定会持续。只要不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个别银行的问题,不会影响加息节奏。目前基准利率是4.50-4.75%,估计还会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这个路径大概率不会改变,降息更不会在今年发生。
7. 后续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风险点?
我之前接受采访时认为:SVB事件是一个茶杯里的风波,只不过茶杯排名第16,尺寸大一点。目前看,流动性恐慌在整个银行系统扩散的可能性已经遏制住了,风波已经进入平息阶段。不排除后续有极个别银行还有类似问题,但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
绝大部分银行会再次检视利率上升对于存款来源的影响、对于自身资产价值的挤压,未雨绸缪,防止进入流动性困境或者遭受重大亏损。
根据小米官方消息,今晚20:00将正式开启618预售活动,小米12系列当家旗舰也将迎来500元特惠,起售价只要3199元起。作为骁龙8第一梯队旗舰
今日,数码博主@闲聊数码站 曝光了真我平板X的渲染图,据了解,这款新品将是realme在国内发布的首款平板。该博主曝光了真我平板X的三款配
近日,国外社交媒体的数码博主@ld_vova曝光了一组iPhone14Pro紫色渲染图。可以看出曝光图中手机的颜色相比较之前曝光的紫色iPhone14会更加
5月18日晚,小米发布了2022年Q1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ASP均价同比增长14 1%,达到人民币1189元,对于小米手机越来越贵的情况,总裁王翔在
今天,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为新品Redmi Note 11T系列预热。卢伟冰称,Redmi Note 11T系列采用LCD旗舰直屏,Redm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陈静 黄波)上海疫情防控稳中向好,不少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中。记者16日获悉,5月份,
中新网成都5月16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16日从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获悉,黄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前在收集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时,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本轮疫情实现全域动态清零 推进“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 中新网南昌5月16日电 (记者 吴鹏泉)在16日举行的江西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2021-2022公益未来·花旗青年发展项目总决赛”近日在线上举行。总决赛以“青年未来就业力”为主题,聚焦青年群
中新网重庆5月16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6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破获一起暴力虚开发票案,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000余家